壹财信

“茅指数”策略失灵,剔除平安、顺丰、海螺后该如何投资?

证券市场红周刊 发布于 2021年07月19日 00:19

红周刊 特约 | 万军

要说过去五年时间购买哪个行业所获得收益最高,白酒板块一定名列前茅,此外,以白酒板块中的龙头股贵州茅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更是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就在去年以“各行各业茅”为热门词汇频繁出现在资本市场的时候,Wind构建了“茅指数”,典型如酒茅贵州茅台、药茅恒瑞医药、械茅迈瑞医疗、疫茅智飞生物、眼茅爱尔眼科、机茅三一重工、电茅宁德时代、车茅比亚迪、猪茅牧原股份、酱茅海天味业、芯茅中芯国际、化茅万华化学等。据笔者统计,“茅指数”在过去四年间上涨超过5倍。但就在各种茅被大家追捧的时候,今年似乎“失灵”了。其先是经历了今年春节后的巨幅回撤,后是整体大幅跑输创业板指数,其中相关茅如酒茅、药茅、酱茅等不少甚至获得负收益。这从今年各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可见一斑(他们的业绩均没有创出历史新高),因为他们的持仓权重股可以说就是各种茅的典型代表。

但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顺周期板块、新能源汽车板块、半导体板块则是大幅领跑市场,其中的龙头企业、相关指数、基金均取得了超额收益。当然,电茅、车茅依然表现强势,甚至扮演了今年市场领头羊的角色。也就是说,“茅指数”并不像过去那样要继续稳健增长,反而是波动很大,且内部分化相当明显。

那么,过去“茅指数”表现优异的本质是什么?为何市场达成共识后波动性巨大?内部又为何严重分化?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分析“茅指数”成分股在过去持续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只需翻看过去几年各种“茅指数”成分股的业绩表现,以及对它们进行历史纵向的、行业内部横向的、甚至是跨行业间的比较就能够明白,它们的业绩具有持续稳健增长的属性,是典型的高质量稳增长的核心资产、稀缺资产。就是说,它们预期可持续稳健的盈利增长吸引着投资者不断买入,从而导致了超额收益,这是典型的“戴维斯双击”,即业绩和估值形成了互相强化。

其次回答第二个问题,它们的业绩和估值相互强化支撑着股价持续不断地上涨,最明显的现象莫过于过去两年基金规模对以“茅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的持续配置,这只需翻看那些过500亿甚至1000亿规模公募产品的重点股就可见一斑,而这些“茅”的规模和业绩稳健也足以承载这么大规模的配置。但是由于各种“茅”分属于不同的行业,任何行业都具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些是属于成长型的,如电茅和车茅所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典型的高速成长型行业,酒茅则属于增速平稳的成熟性行业。而“戴维斯双击”中估值是会在不同行业出现不一样尽头的,成熟性行业就是容易遇到估值瓶颈,成长性行业则空间大很多。

实际上,宏观背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去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同时叠加全球货币宽松,市场会更加倾向于稳健性的标的,这就使得原本的大消费类的“茅”可以继续演绎业绩和估值的互相强化。但在今年,通胀预期已经起来,这就使得投资者预期开始发生转变,他们开始关注要么投资能够直接抵御通胀的品种,比如顺周期板块;要么投资当期或者短期快速增长的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板块。而长期稳健的“茅指数”反倒开始杀估值了。

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在笔者看来,“茅指数”本身的构建就有一点犯了行为金融学的事后偏差,这从“茅指数”近期的调整和扩容就能够看出来。Wind显示,7月15日,中国平安、顺丰控股、海螺水泥三只个股被剔除“茅指数”,同时新增了爱美客、北方华创、华熙生物、科沃斯、石头科技五只个股,成分股总数量由41只上升至43只。这表明,成分股一直都在变化,同时分化也是常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在“茅指数”的投资上并不能纯粹的持有,因为目前这些“茅”的业绩增长还在,只是象征性的杀一杀估值,而一旦其业绩放缓,叠加过去四五年积累的涨幅,就有可能演绎为“戴维斯双杀”。若部分“茅”长时间面临增长的瓶颈,很可能会导致股价大幅杀跌且长期表现低迷。

相反,我们最好去寻找类似于“茅指数”成分股那种能够持续数年高质量增长的标的,如果其估值还合理,这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能在高速增长的行业中,找到快速增长的龙头企业也是可以纳入股票池的。此外,在管理组合的时候,最好要结合宏观背景、证券市场投资风格偏好、了解所属行业发展阶段、公司业绩可持续以及估值位置等各种因素来观察,这样就不会出现“好企业”大幅波动或者面临杀估值的时候还坚守的情况,毕竟推动股价上涨的业绩是基石,但市场的预期同样很重要。

(作者系深圳汉华投资基金经理。本文已刊发于7月17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壹财信》对其发表的策略研究内容或与机构联合制作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所有的产品及服务、以及壹财信网站的文章、图片、评论等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欢迎转载,但转载须注明出处(来源:壹财信及作者名字)。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邮箱:yicaixinbd@163.com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