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孙文龙、汤海波业绩不佳,国投瑞银两老将“生变”
来源:壹财信
作者:苏向前
2021年对于国投瑞银的权益类基金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基金经理施成一举成名,所管理的产品全年业绩排名靠前。但忧的是,公司的两位权益老将孙文龙和汤海波年内业绩不佳,多年积累的口碑有所消退。
近期,国投瑞银对两位老将的在管产品作出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孙文龙在管的六只基金中,四只被公司增聘了一位基金经理,形成了双人共管,孙文龙独自管理的基金仅仅剩下国投瑞银精选收益和国投瑞银新兴产业两只。汤海波更是卸下了创新医疗、信息消费和港股通混合三只产品的担子,所管理的基金仅仅剩下国投瑞银融华债券和中国价值发现QDII两只。
都是业绩不佳惹的祸?
曾经都是国投瑞银着力培养和全力打造的基金经理,孙文龙和汤海波有过较为辉煌的过往,但是2021年两人却没能展现出高人一筹的实力。数据显示,孙文龙在管的6只基金中年内表现最好的是稳健增长混合,但是年内的净值增长率也仅为6.59%,表现最差的基金是国投瑞银远见成长混合,这只基金的两类份额目前年内浮亏均超3%。
根据公司在12月23日发布的公告,孙文龙所管理的六只基金中,创新动力新增了基金经理周奇贤来联合管理,稳健增长新增了基金经理吉莉,价值成长一年持有新增了老将桑俊,远见成长新增了老将綦缚鹏。同样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基金经理可能会离职,基金公司未雨绸缪增派基金经理,但是孙文龙毕竟目前还有两只产品独自管理。另一种则是明星基金经理因为业绩不佳遭遇公司冷处理,通过增派基金经理给其敲响警钟。
目前来看,似乎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以孙文龙仍然独自管理的国投瑞银新兴产业混合为例,他管理这只基金的任职回报达到了235.25%,但是今年到12月24日却只有5.33%的收益,同类排名大约在后三分之一。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重仓行业和股票选择来看,孙文龙的选股似乎体现出的是一种纠结,他的思路有变和不变。不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对部分偏独门股的挖掘上,比如鸿路钢构和亚厦股份一直占据着十大重仓股的前两位。但是两家并非来自于新能源或资源周期类大热赛道的公司,年内表现较为一般,亚厦股份目前仅仅微涨,鸿路钢构表现稍好,也不过大约40%。在三季度的十大重仓中,年内表现最差的是绝味食品,截至12月24日收盘年内股价下跌约为4.88%,但是孙文龙已经连续多个季度重仓持有该股。
变的部分更多体现了老将应对市场波动的不够坚定,虽然基金契约名为新兴产业,但是三季度将海尔智家、招商银行和宁德时代这样的核心资产类标的重仓其中,似乎也说明了孙文龙应对新兴产业估值偏高缺乏后手准备,深挖二线潜力标的遭遇瓶颈。从主要剔除重仓的贝达药业、招商积余和太阳纸业来看,似乎对错各半,贝达和太阳近三个月的跌幅都超过15%。
汤海波所剩产品为偏债混基和QDII股基
在孙文龙的变动之前,国投瑞银对另一老将汤海波的管理产品也作出了调整,汤海波不再管理创新医疗、信息消费和港股通混合三基金,但是这样的变化还是遭来非议。
国投瑞银港股通混合,目前年内净值增长率下跌超过15%,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换成了刘扬。从投资路径来看,基金基本是严格按照契约投资了清一色的香港股票。但是,同样由汤海波独自管理的QDII基金国投瑞银中国价值发现,年内的业绩和同类排名相比港股通混合更为糟糕,但是公司却保留了汤海波的基金经理职位。对比看两只基金的重仓,虽然具体的公司有所区别,然而基金经理选择的都是从头到尾的香港股票。
更让人不解的是,公司同样还保留了汤海波在国投瑞银融华债券中的基金经理职位。但是作为偏债混合型基金,该基金的基金经理由三人一起管理,同时产品在三季度末的最新规模为1.37亿元,规模带来的管理费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或许和三位基金经理的酬劳不成比例。
除去卸任港股通基金经理外,汤海波此次还卸任了创新医疗和信息消费的基金经理。《壹财信》注意到,两只产品此前都已经增配了基金经理,特别是创新医疗今年年内就曾两次增配,从过往经历上看似乎并不在医药和消费领域有专长的汤海波,此前他或许也是对两只主题产品贡献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