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岭股份今日登陆深市主板,募资加码自动化生产
2025年1月23日,国内领先的塑料餐饮具制造企业富岭股份(001356)在深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富岭股份是一家主要从事塑料餐饮具及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为国内领先的塑料餐饮具制造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富岭股份成立于1992年10月,2015年11月曾于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塑料家居用品企业,2020年12月完成私有化并从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
塑料餐饮具做出大生意 业务出海跑出加速度
富岭股份的产品主要为塑料和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包括刀叉勺、吸管、水杯、小量杯、盘、杯盖、打包盒、打包碗、纸制品(纸杯和纸吸管)等。公司产品既可以用于餐饮店堂食,亦可以用于餐饮外卖,使用方便、快捷,属于快速消费品领域。公司主要直接和终端客户为国外大型分销企业、餐饮企业和国内餐饮及饮品企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连锁快餐企业经营收入自2017年起超过1,000亿元,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1,102.29亿元、1,270.51亿元和1,212.56亿元。随着外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连锁餐饮店由于其对塑料餐饮具的严格要求,富岭股份作为头部企业在规模、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21年至2024年1-6月(下称:报告期),富岭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5,769.39万元、215,438.92万元、188,889.95万元和109,893.5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633.86万元、25,538.07万元、21,567.51万元和10,971.31万元。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2023年7月出具的证明,富岭股份是我国塑料家居用品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以销售收入计,2020年度至2022年度在全国塑料一次性餐饮具制造企业中名列前二。
富岭股份来自浙江省工业强市–温岭市。温岭是中国“个体户”的起步之地、民营经济先发之地,近年来,温岭提出“向海图强”发展战略,推动温岭城市发展从“山城时代”迈向“滨海时代”。而早在2004年,富岭股份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建立覆盖全美的营销网络和物流中心,并逐步开启海外生产基地的布局。
至报告期,富岭股份已经在美国、印尼和墨西哥设立了生产基地,并在美国成立的三个销售公司。报告期各期,富岭股份主营业务中对国外销售额达到了118,538.83万元、183,790.30万元、138,736.25万元和77,929.35万元,国外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57%、85.50%、73.76%和71.33%。
富岭股份主营产品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地区的收入贡献最大。公司的终端客户包括 McDonald’s(麦当劳)、Restaurant Depot、Wendy’s(温迪)、Burger King(汉堡王)等。
报告期研发投入近2亿 募资加码自动化生产
一直以来,塑料餐具行业呈现集中度较低的状态,日用塑料制品行业内中小企业众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末,全国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为20,271家,其中日用塑料制品制造规模以上企业为2,176家。
塑料餐具行业企业普遍缺乏资金投入,生产设备普遍较为落后陈旧,装备自动化水平低,整体设计、研发方面投入不足,技术迭代、新品研发能力较弱。
富岭股份在塑料餐具行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各期,富裕股份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850.04万元、5,749.41万元、5,712.98万元和2,947.3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64%、2.67%、3.02%和2.68%。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富岭股份已积累塑料餐饮具产品性能、客户需求的丰富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和改进,公司优质的餐饮具产品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同时开发了较多关于可降解材料的核心技术,包括耐高温生物降解材料改性、生物降解可控结晶耐高温吸管技术、生物降解聚乳酸耐高温一次性餐饮具技术等。
富岭股份现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环保塑料餐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获评为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报告期末,富岭股份拥有98项专利,其中20项为发明专利。
富岭股份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14,733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58,932万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占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拟募集资金总额6.61亿元,投入年产2万吨可循环塑料制品、2万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提高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升产能;同时,将会完善研发资源配置,加快生物降解材料、新工艺及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提高研发实力,保持技术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