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大消费连跌四年,前后两任女将任职回报均“亏损”

作者:闵晓强
编辑:李 鑫
今年以来在牛市行情中消费股整体成为了配角,虽然新消费一度让内地和股市中的部分个股表现出色;但在科技牛市的行情中,消费与人工智能的弱相关性还是让其逊色很多。
这也让大消费主题的公募基金出现分化,部分选股能力差的产品表现大幅度逊色于大盘,例如成立于2020年6月18日的德邦大消费。作为一只偏股型公募产品,自成立以来的完整年度中,除去2021年勉强录得将近5个点的正收益外,从2022年到目前连年亏损,产品的最新净值和累计净值均不到1元。
特别是作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它在今年最新同类产品中的排名处于倒数前五十位中。
前后两任女将难以驾驭消费板块?
该基金成立时的首任基金经理是黎莹,拥有硕士学位的她毕业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曾任群益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2014年4月加入德邦基金,现任公司投资一部(股票)总监,兼股票研究部总监。
天天基金网显示,她目前累计的任职时间已经超过了10年,在公司前后管理过的基金已经达到了8只,但目前仅有两只产品在管。就这两只产品的情况来看,2025年到目前,它们的净值增长率仅在10%一线,都在同类基金中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
同时,她卸任的基金已经达到了6只,她是在去年12月底卸任的德邦大消费,最终她管理该产品大约4年半的时间,但所录得的任职回报仅为-2.96%;不过这还不是她卸任产品中的最差,她在今年1月8日卸任的德邦科技创新一年定开混合,最终她在该基金上取得的任职回报约为-25%。
或许也跟业绩有关,她所管理的两只基金合计规模仅为5.40亿元,在管基金的最佳任职回报约50%。令人不解的是,明明黎莹是医学专业毕业的专项人才,公司却让她管理科技、消费等其他主题的公募产品,或许导致她没能集中精力管理好单一产品。
回到德邦大消费上来,第二任也就是现任基金经理是女将朱慧琳。天天基金网显示,她从去年12月中旬管理至今不到一年。从介绍来看,她于2016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产研中心担任研究员;2021年6月加入德邦基金,任职于股票研究部从事投资研究工作。2022年6月21日担任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目前,她所正在管理的三只基金业绩严重分化,一方面是量化基金排在前列收益超过35%,但另一方面是两只主动选股基金年内都还是处于亏损状态。半年末,三只基金的合计规模仅仅约为2.57亿元。
调仓错失寒武纪或是选股最大败笔?
从德邦大消费的基金契约来看,“本基金在合理控制风险并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基本面研究,精选大消费行业相关优质公司进行投资,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再从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看,其是“中证消费服务领先指数收益率*80%+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税后)*20%”。
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明显的风格漂移。本文重点聚焦现任基金经理的操作,恰好有今年一季报和二季报两个窗口期可以来分析。对比两份季报来看,基金经理保留了半数席位的重仓股,选择更换掉另外的一半。
先看保留的公司,朱慧琳持续看好的是华夏航空、乖宝宠物、美的集团、稳健医疗和百润股份,这些股票在近三个月跌多涨少,唯一上涨的只有大约3%的华夏航空。
再看新进的另外五只重仓股,它们分别是万辰集团、若羽臣、豪悦护理、东鹏饮料和中宠股份,它们无论是在近三个月还是年内的表现都分化较大。虽然前两者表现优异,但是后三者却表现平平。整体看,稳健医疗和百润股份目前年内还是下跌状态。
进而再看二季度被调出组合的重仓股,它们分别是寒武纪、同花顺、学大教育、卓易信息和立讯精密,这其中不乏在近三个月大幅上涨的股票,它们普遍上涨超过了40%,特别是寒武纪实现了翻番,一度股价超过了贵州茅台成为两市的股王,从而也表明基金经理选股和调仓上有重大失误。
基金经理也在二季报总结中承认了失误:“我们二季度的持仓结构没有全部聚焦在新消费的景气方向上,节奏和仓位的双重问题致使净值表现不及预期,三季度我们将仓位聚焦在供给创造需求的优质新消费公司,但从时间成本及行情波段视角看新消费方向需要等待下一个催化,力争为持有人创造超额收益。”
德邦大消费后续能否通过及时调整策略把握机遇来扭转颓势,我们也予以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