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普智能实控人亲友突击入股,劳务派遣用工违规

来源:壹财信
作者:李作森
目前,浙江斯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普智能)上交所主板IPO已进入到了问询阶段,此次IPO聘请了国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为其保驾护航。
斯普智能深耕泳池行业十多年,是国内较早进入该领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家用泳池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在国内泳池设备行业中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实控人亲友突击入股
据招股书, 2019年至2022年1-6月(下称:报告期),斯普智能营业收入分别为36,850.47万元、50,907.02万元、71,197.05万元、38,146.80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397.28万元、5,131.46万元、9,552.37万元、7,345.54万元,2020年斯普智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斯普智能还出现了现金流失血情况。
报告期各期,斯普智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195.00万元、16,181.90万元、-1,034.58万元、14,178.52万元。招股书表示2021年因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应收账款与存货金额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导致该年度现金流失血。
另据招股书,自2005年成立以来斯普智能一共经历了两次增资、两次股权转让。
在第二次增资中,实控人家族成员“组团“新增成为斯普智能的股东。
2021年9月13日,经斯普智能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斯普智能注册资本由8,251.2766万元增至8,568.5349万元。其中孟宏刚新增出资63.4517万元,李杰新增出资63.4517万元,吴幼光新增出资57.1065万元,乐明新增出资31.7258万元,庄锡良新增出资31.7258万元,李红飞新增出资25.3807万元,任蔚凤新增出资19.0355万元,李昳新增出资12.6903万元,杨武强新增出资12.6903万元,本次增资的定价为每元注册资本15.76元,投资额超出注册资本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21年9月24日,上述增资完成登记。
此次增资完成后,斯普智能股东数量由5名变为14名,而新增的9人均为自然人股东,其中不乏斯普智能实控人家族成员。
王怀平与周玉琴为夫妻关系,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前二人合计控制斯普智能94.37%股份,王柳村为王怀平与周玉琴之子,直接持有公司1.93%股份。除此之外,新增的9名自然人股东中,孟宏刚、杨武强系实际控制人王怀平外甥,庄锡良系实际控制人周玉琴妹夫之姐妹的配偶。
而李杰、吴幼光、乐明、李红飞、任蔚风、李昳六人均未在招股书中披露身份,且此次新增9名自然人股东均未在斯普智能担任任何职位。
募投项目信披存疑
此次斯普智能拟募资91,719.29万元,投入至“智能泳池设备自动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下称:生产基地项目)、“智能泳池设备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下称:升级改造项目)、“滁州斯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下称: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其中,生产基地项目中含有预备费1,757.9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858.89万元,升级改造项目中含有预备费272.6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45.57万元,研发中心项目中含预备费103.30万元,再加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10,000.00万元,此次斯普智能共计补流18,938.30万元。而报告期各期斯普智能的资产负债率仅分别为21.59%、31.86%(剔除股利影响)、26.78%、15.05%,均大幅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平均值。
据招股书,升级改造项目投资总额为10,305.18万元,在浙江省宁波市升级改造智能泳池设备生产线,形成年产27万套泳池机器人等各类现金家用泳池设备的生产能力,计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
查询该项目环评文件后发现,环评文件中显示升级改造项目的施工工期仅为3个月,无法与招股书中此项目进度安排相匹配。
(截自环评文件)
据绿网,升级改造项目于2022年10月31日就已竣工,并于2023年3月8日公开了项目的验收报告。
(截自绿网)
同时,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文件中显示环保投资金额为60.00万元,而招股书中显示此项目购买一台环保设备的总价就已有130.00万元。
不仅如此,升级改造项目的项目用地还处于被抵押的状态。
据招股书,升级改造项目选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望兴路158号,项目用地已取得编号为浙(2021)宁波市海曙不动产权第0207236号的《不动产权证书》。招股书披露的斯普智能正在履行的重大担保合同情况中显示,此块用地被抵押给农业银行宁波明州支行,最高担保债权额为11,350.00万元,主债权期限为2021年11月至2026年11月。
劳务派遣用工违规
此外,《壹财信》浏览斯普智能的官方网站发现,在公司介绍页面中其自称“自2012年起,公司每年将6%的营业额投入到研发部门。”但在斯普智能招股书中却显示报告期各期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仅为4.14%、4.43%、4.64%、4.31%,均未达到6%。
(截自斯普智能官方网站)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斯普智能报告期内员工社保、公积金缴纳情况。
据招股书,报告期各期末斯普智能在册员工人数分别为533人、563人、951人、542人,2021年人数激增,到2022年6月30日又减少400余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据招股书,报告期各期未缴纳社保人数分别达到了129人、111人、165人、47人,未缴纳公积金人数达到533人、374人、197人、47人,2019年无人缴纳公积金。
同时,查询企信网斯普智能与各子公司年报发现其社保缴纳数据也并不能匹配。2019年企信网数据与招股书中相差了33人、2020年相差1人,2021年企信网显示斯普智能与子公司未为员工缴纳生育保险,其余四项险种均比招股书人数多出8人。
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受业绩迅速增长及生产季节性影响,斯普智能为弥补用工缺口适度扩大了劳务派遣人员的使用。2019年和2020年末斯普智能劳务派遣用工人数分别为129人、256人,占用工总数比例达到19.49%、31.26%,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