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财信

终止上市

共 172 篇相关的文章

  • 多家券商投保基金支出增加背后:问题保代被罚影响公司评级

    文丨惠凯‍‍‍‍‍编辑丨承承‍‍在强监管下,券商进一步加大对问题项目的保代问责力度,投保基金支出金额也有所增大。 近期,证监部门密集发布对投行存量风险业务的处罚信息,释放进一步监管“长牙带刺”、压实券商责任的强烈信号,比如对华西证券等采取暂停投行业务资质的处罚,就对相关券商在手IPO项目、监管评级带来一定影响。对于部分重大风险项目的保代仍在职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很可能待风险处置工作结束后才决定这些保代的最终去留问题。 监管升级促券商合规建设投行加大对内问责力度5月27日,中…

  • 券商加大对问题项目保代追责力度 投保基金有待进一步扩容

    在强监管下,券商进一步加大对问题项目的保代问责力度,投保基金支出金额也有所增大。近期,证监部门密集发布对投行存量风险业务的处罚信息,释放进一步监管“长牙带刺”、压实券商责任的强烈信号,比如对华西证券等采取暂停投行业务资质的处罚,就对相关券商在手IPO项目、监管评级带来一定影响。对于部分重大风险项目的保代仍在职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很可能待风险处置工作结束后才决定这些保代的最终去留问题。监管升级促券商合规建设投行加大对内问责力度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制定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

  • 券商加大对问题项目保代追责力度 投保基金有待进一步扩容

    在强监管下,券商进一步加大对问题项目的保代问责力度,投保基金支出金额也有所增大。近期,证监部门密集发布对投行存量风险业务的处罚信息,释放进一步监管“长牙带刺”、压实券商责任的强烈信号,比如对华西证券等采取暂停投行业务资质的处罚,就对相关券商在手IPO项目、监管评级带来一定影响。对于部分重大风险项目的保代仍在职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很可能待风险处置工作结束后才决定这些保代的最终去留问题。监管升级促券商合规建设投行加大对内问责力度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制定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

  • 监管从严从紧趋势愈发明显 信披违规被罚现象突出

    在监管日渐趋严形势下,年内已有39家上市公司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有26家公司涉嫌信披违规。新“国九条”发布一个多月以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主线。上市公司层面,在监管日渐趋严形势下,信息披露违规逐渐成为处罚的高频关键词。以近期为例,佳云科技、盛屯矿业等公司接连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紧接着,国瑞科技及中泰化学也宣布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且均与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有关,目前这两家上市公司均被ST。拟IPO公司层面,不仅有多…

  • 监管从严从紧趋势愈发明显 信披违规被罚现象突出

    在监管日渐趋严形势下,年内已有39家上市公司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有26家公司涉嫌信披违规。新“国九条”发布一个多月以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主线。上市公司层面,在监管日渐趋严形势下,信息披露违规逐渐成为处罚的高频关键词。以近期为例,佳云科技、盛屯矿业等公司接连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紧接着,国瑞科技及中泰化学也宣布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且均与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有关,目前这两家上市公司均被ST。拟IPO公司层面,不仅有多…

  • 监管从严从紧趋势愈发明显 信披违规被罚现象突出

    在监管日渐趋严形势下,年内已有39家上市公司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有26家公司涉嫌信披违规。新“国九条”发布一个多月以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主线。上市公司层面,在监管日渐趋严形势下,信息披露违规逐渐成为处罚的高频关键词。以近期为例,佳云科技、盛屯矿业等公司接连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紧接着,国瑞科技及中泰化学也宣布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且均与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有关,目前这两家上市公司均被ST。拟IPO公司层面,不仅有多…

  • 现场检查覆盖面大幅提高,上市前“清仓式”分红成监管重点

    现场检查已成为监管层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而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更是被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证监会愈发重视信息披露真实性,现场检查已成为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证监会公布的2024年度部门预算,在监管监测审查支出项目绩效指标中,明确2024年组织开展检查机构、公司等家次数不少于4653家次,组织部署对首发企业检查比例不低于25%。如此安排,体现了证监会提高现场检查比例的决心。 从今年终止的且曾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问询情况来看,监管层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不完…

  • 现场检查覆盖面大幅提高,上市前“清仓式”分红成监管重点

    现场检查已成为监管层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而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更是被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证监会愈发重视信息披露真实性,现场检查已成为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证监会公布的2024年度部门预算,在监管监测审查支出项目绩效指标中,明确2024年组织开展检查机构、公司等家次数不少于4653家次,组织部署对首发企业检查比例不低于25%。如此安排,体现了证监会提高现场检查比例的决心。 从今年终止的且曾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问询情况来看,监管层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不完…

  • 现场检查覆盖面大幅提高,上市前“清仓式”分红成监管重点

    现场检查已成为监管层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而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更是被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证监会愈发重视信息披露真实性,现场检查已成为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证监会公布的2024年度部门预算,在监管监测审查支出项目绩效指标中,明确2024年组织开展检查机构、公司等家次数不少于4653家次,组织部署对首发企业检查比例不低于25%。如此安排,体现了证监会提高现场检查比例的决心。 从今年终止的且曾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问询情况来看,监管层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不完…

  • 现场检查覆盖面大幅提高,上市前“清仓式”分红成监管重点

    现场检查已成为监管层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而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更是被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证监会愈发重视信息披露真实性,现场检查已成为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证监会公布的2024年度部门预算,在监管监测审查支出项目绩效指标中,明确2024年组织开展检查机构、公司等家次数不少于4653家次,组织部署对首发企业检查比例不低于25%。如此安排,体现了证监会提高现场检查比例的决心。 从今年终止的且曾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问询情况来看,监管层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