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财信

罚单

共 75 篇相关的文章

  • 2023年十大典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最高被罚1.5亿元,有人被收监

    股市本应该是一个公平、透明的投资场所,但现实情况是,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得与融资者对等的保护。近期,监管部门依法对A股市场造假时间长、金额大、影响恶劣的几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从严、从快、从重处罚,受到市场关注。通过盘点2023中国股市财务造假十大影响案例,这既是监管对个案的重拳出击,也是持续治理市场的缩影。泽达易盛:6年虚增收入5.65亿元,被罚超1.5亿元泽达易盛于2020年6月登陆科创板。调查显示,泽达易盛在2016年至2021年间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共计虚增营业收入5.65亿元、虚增利润2.96亿元。…

  • 2023年十大典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最高被罚1.5亿元,有人被收监

    股市本应该是一个公平、透明的投资场所,但现实情况是,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得与融资者对等的保护。近期,监管部门依法对A股市场造假时间长、金额大、影响恶劣的几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从严、从快、从重处罚,受到市场关注。通过盘点2023中国股市财务造假十大影响案例,这既是监管对个案的重拳出击,也是持续治理市场的缩影。泽达易盛:6年虚增收入5.65亿元,被罚超1.5亿元泽达易盛于2020年6月登陆科创板。调查显示,泽达易盛在2016年至2021年间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共计虚增营业收入5.65亿元、虚增利润2.96亿元。…

  • 过去一年23位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被查,信披违规成重灾区

    监管再度出手!12月17日晚间,理工能科公告,公司董事长周方洁因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宁波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日晚间,ST南卫公告称,公司5%以上股东徐东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下达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在公司被立案调查期间减持,ST南卫第二大股东被采取监管措施。随着监管的持续加强,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的日子越来越“难”了。信息披露违规数量最多览富财经梳理过去一年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舆情,其中涉及董事长被查的共23起,立案调查原因涉及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

  • 确成股份再融资获受理:产能利用率未饱和,综合毛利率下滑

    来源:壹财信 作者:马佐夫 10月28日,确成股份发布了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271.6...

  • 过去一年23位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被查,信披违规成重灾区

    监管再度出手!12月17日晚间,理工能科公告,公司董事长周方洁因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宁波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日晚间,ST南卫公告称,公司5%以上股东徐东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下达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在公司被立案调查期间减持,ST南卫第二大股东被采取监管措施。随着监管的持续加强,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的日子越来越“难”了。信息披露违规数量最多览富财经梳理过去一年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舆情,其中涉及董事长被查的共23起,立案调查原因涉及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

  • 餐馆非法加工禁食野生动物被罚,无餐饮许可证被罚没近3万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佛山一餐饮服务公司因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生食类食品制售经营活动、加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出售其制品被罚没近3万元。处罚详情显示,当事人未取得餐饮服务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当事人加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出售其制品的行为违反了《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处罚单位于当事人处没收活体滑鼠蛇2条,于5月18日移交佛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

  • 餐馆非法加工禁食野生动物被罚,无餐饮许可证被罚没近3万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佛山一餐饮服务公司因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生食类食品制售经营活动、加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出售其制品被罚没近3万元。处罚详情显示,当事人未取得餐饮服务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当事人加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出售其制品的行为违反了《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处罚单位于当事人处没收活体滑鼠蛇2条,于5月18日移交佛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

  • 华之杰子公司与供应商被罚,披露同行数据出现矛盾

    来源:壹财信 作者:李作森 据证监会2022年5月11日发布的[2022]73号通知书文件,由于苏州华...

  • 中国人保财险上传错误数据藏猫腻,理赔乱象背后凸显公司治理短板

    红周刊丨李洪力作为中国人保的核心价值业务,人保财险在拿到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频频因经营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遭到监管部门处罚,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自己在经营中的乱象,则公司的持续发展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作为社会的“稳定器”,保险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难免产生一些比如股权、公司治理、资金乱用、产品、销售、理赔乱象等。近日,就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财险”)的客户向《红周刊》反映,人保财险因数据上传错误导致购入二手车无法按正常的市场价格出售,可能存…

  • 中国人保财险上传错误数据藏猫腻,理赔乱象背后凸显公司治理短板

    红周刊丨李洪力作为中国人保的核心价值业务,人保财险在拿到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频频因经营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遭到监管部门处罚,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自己在经营中的乱象,则公司的持续发展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作为社会的“稳定器”,保险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难免产生一些比如股权、公司治理、资金乱用、产品、销售、理赔乱象等。近日,就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财险”)的客户向《红周刊》反映,人保财险因数据上传错误导致购入二手车无法按正常的市场价格出售,可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