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惊艳”登场,锦波生物“抢跑”颜值经济
锦波生物(832982.BJ)上市首日的火爆行情吸引了投资者广泛关注。
7月20日,锦波生物以49元/股的发行价在北交所上市,盘中一度涨超190%至142.80元/股,最终报收127.25元/股,涨幅达159.69%,创下北交所新股首日最高开盘、收盘价、首日成交额最高等多项第一。
锦波生物“惊艳”表现背后,不乏其作为国内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龙头的实力支撑,以及颜值经济热潮的东风。

重组胶原蛋白“小巨人”
招股书显示,锦波生物的主营业务为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为核心的各类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15年7月,锦波生物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曾计划在科创板上市,但在半年后以“公司战略调整”为由主动终止科创板IPO,2022年其转战北交所。
据招股书,锦波生物近三年营收和净利润逐年增长。2020年至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2.33亿元、3.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194.84万元、5738.73万元、1.09亿元。
从业务看来,重组胶原蛋白相关产品是锦波生物核心收入来源,且增速快。
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目前,胶原蛋白包括动物源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两种,前者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而后者则是由基因工程合成。鉴于重组胶原蛋白尚处于发展早期,产能产量相对较少,主要用在如医美、医疗敷料,以及中高端化妆品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领域。
2022年,锦波生物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实现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105%,占比收入85.6%。其中,医疗器械类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13%,是重要的增长驱动力;功能性护肤品/原料/卫生用品分别实现收入0.66亿元/0.10亿元/0.03亿元,有待发力。得益于医疗器械产品占比提升,重组胶原蛋白类产品毛利率2022年提升至86.1%。
锦波生物的王牌产品,是2021年上市的新产品——重组三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商品名为“薇旖美”)。它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可注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可用于脸部(细腻皮肤、改善肤色)及眼周(淡化细纹),该产品具备不吸水不肿胀,可补充皮肤缺失的三型胶原使之弹嫩,无过敏反应等优点,在医美行业热度颇高。

从销售模式来看,锦波生物分有OBM(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和ODM(贴牌生产)两种,且以OBM模式为主,2020-2022年,两者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9.67%、77.66%、88.12%。
截止2022年,公司拥有一支147人的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24%。2022年,研发费用为4541万元,占比收入12%,近三年累计投入近1亿元,为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按照计划,锦波生物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及注射剂产品研发项目,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以及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锦波生物研究院院长杨霞,也是公司董事长,为生物工程高级工程师,深耕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十余年,持股64.3%,为实际控制人。总经理金雪坤为华熙原CEO,销售副总为锦波原董事长、现专注销售条线。

乘风颜值经济热潮
随着颜值经济兴起,胶原蛋白正在塑造一个千亿市场。据弗利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整体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达288亿元,预计至2027年有望增长至1738亿元。
其中,2021年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为108亿元,预计至2027年有望增长至1083亿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2.4%,在胶原蛋白产品中的渗透率由37.7%提升至62.3%。
近年来,胶原蛋白在医美领域持续获得关注,甚至被业内称为下一个“玻尿酸”。目前众多企业各显其能,胶原蛋白制备技术百家争鸣,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投资机会。

红塔证券认为,与玻尿酸注射剂相比,目前胶原蛋白植入剂的劣势在于价格和维持时间,导致市场难以完全打开。
胶原蛋白植入剂的价格劣势主要体现在获批品牌较少,且产能有限、价格较高。维持时间方面,胶原蛋白单次注射维持时间一般在3-12个月,玻尿酸注射的维持时间一般在6-12个月,长效玻尿酸维持时间可达2年以上。
胶原蛋白植入剂效期短主要系当前交联技术尚不成熟。随着产能扩容和市场教育提速,以及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投入研发及使用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市场端口有望逐步进入高速增长的应用爆发期。
开源证券认为,胶原蛋白有望复制玻尿酸成功路径,且前景更广阔。胶原蛋白与玻尿酸均为生物大分子并同属于细胞外基质成分,且应用场景、技术发展路径高度类似。胶原蛋白行业有望复制玻尿酸“①供给稀缺→②需求旺盛倒逼供给创新→③供给快速放量刺激需求增长”这一供需相互催化的发展路径。
当前,胶原蛋白行业刚刚迈入第二发展阶段,制备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免疫反应,在应用端的发展速度及规模不及玻尿酸。参考玻尿酸行业经验,技术突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催化剂,预计未来重组胶原蛋白原料竞争将围绕两大重点展开:
功效方面,拥有较强科研水平、积累较多研发经验的企业更具备先发优势;成本方面,具备较长发酵生产经验积累的企业,更有希望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
随着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标准面临重新定义。就在锦波生物上市的同一天,由国家药监局发布的YY/T1888-2023《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此次,国家药监局在文件中指明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定义,以及在严肃医疗领域内的应用,通过制定细分的行业标准,使其更具有可执行性。另外,行业标准制定后,有利于促进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行业朝着健康、规范化方向发展。(转载自《览富财经网》)